前言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開口前的注意事項、自然的開場白、讓話題不斷延續的「聊天接龍」,以及令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的自我介紹等,各種初識階段的戀愛技巧。接著,就讓我們好好了解該怎麼讓兩人的關係更進一步吧!

他真的是那個對的人嗎?

我完全可以理解喜歡一個人時,那種想盡可能和對方拉近距離的迫切心情,但是,在此之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必須做,也就是「判斷對方到底是不是那個對的人」。

當愛情來臨時,我們往往會被粉紅泡泡蒙蔽了雙眼,以致於對一些明顯的危機訊號視而不見,直到兩人真的在一起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原來彼此並不合適,最後只能以痛苦的分手收場,而逝去的時光也一去不復返。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在我們和對方建立良好的初步關係後,應該先透過「有意識的聊天」,來找出彼此的共通點與差異,以判斷對方是否真的適合自己,若確定他毫無疑問就是那個對的人,才使用有助於關係升溫的技巧。

但話說回來,到底什麼是「對的人」?又該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呢?其實,所謂「對的人」說穿了就是「長期伴侶」,而挑選長期伴侶最重要的關鍵指標就是「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因此,我們必須在跟對方相處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彼此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是否一致,以此作為評估標準。

不過,在正式探討這兩點之前,我們還得先解決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到底是「物以類聚」還是「異性相吸」?

直接說結論:基本上是物以類聚,但還是要有些微差異。

簡單來說,我們都有一種被理解、被肯定、被認同的需求。如果一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與我們十分接近的話,那就等於是在對我們說,「我們的想法和言行都是對的」,而這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安全感及歸屬感,覺得彼此是同一個世界的人。

事實上,相似性對好感度的正面影響,是有許多科學證據支持的。例如有個規模相當龐大的研究,就分析了交友軟體上超過 4.21 億筆的潛在情侶配對數據,結果發現,若個體越相似,那他們就越有可能覺得對方有吸引力,同時也越有可能和對方見面1

或是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思考看看,假設一個人在興趣、理財、愛情、政治和宗教等,各方面觀點與嗜好都和自己相左的話,那我們是不是會和對方無話可說,覺得他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更不用說和他談戀愛了。而這也正是我們在討論「聊天接龍」時,提到要尋找共通點的原因。

然而,如果雙方太過相像的話,長久下來也的確會讓人感到乏味,所以些許差異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隨便的差異都可以,理想的情況是,彼此的差異能夠互相彌補,也就是像拼圖一樣,當兩人「拼」在一起時,所呈現出來的人生風景,會比起只有自己一個人時更加圓滿完整。

舉例來說,一個迷糊、健忘的人,就會對準備周到、做事有條理的人心生敬佩;一個總是默默吃苦、忍氣吞聲的人,則會被那些為弱勢挺身而出、充滿正義感的人深深吸引。

重點在於,這些差異要能豐富、昇華彼此的生命,而不是造成雙方的困擾和麻煩。所以,所謂的「異性相吸」其實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若沒有相當程度的相似與一定程度的互補,最終也只會在激情過後分道揚鑣而已。

在理解相似的重要性後,下一步就是在聊天的過程中釐清兩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是否一致。以下為各位整理出數個參考標準:

價值觀,包括但不限於對下列事物的態度與想法:

  1. 金錢:該如何理財?該如何運用金錢?花在飲食?花在購物?花在旅遊?花在學習?還是存錢買房?
  2. 愛情:一段理想的愛情應該是什麼模樣?能否在時刻黏著對方與不互相干涉間取得平衡?對親密關係的態度能否達成共識?
  3. 人生:是否支持彼此的人生目標?是要一起追求各自的人生目標、互相激勵成長,但相處時間較少;還是花更多時間共處,享受眼前平淡的幸福就好?
  4. 家庭:是否要生小孩?婚後是否要與對方父母同住?
  5. 道德:對於各類事物的是非對錯是否有一致的看法?
  6. 政治:是否有相同的政治觀點?對政治的熱衷程度是否相當?
  7. 宗教:是否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對宗教的熱衷程度是否相當?
  8. 社會議題:對環保、人權、動物保育等各種社會議題的觀點是否相同?

生活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事項:

  1. 興趣:是否有同樣的興趣和愛好?是否願意與對方一起從事他所熱愛的活動?
  2. 生活習慣:在作息、衛生觀念、家事分擔、飲食偏好,以及其他個人習慣上,能否相處得當?
  3. 其他:對方是否有任何無關對錯、但自己本身無法接受的行為或觀點,如抽菸、整過容、曾變性、不會開車、比自己還怕蟑螂、極度相信星座或命理、有生病的家人需要照顧等等。

當然,要找到一個在這麼多面向都符合自身需求的另一半,其實有點不切實際,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狀況,來賦予各標準適當的權重,並給予那些權重較低的項目更多寬容度。

舉例來說,假設你對環保十分熱衷,這是你最在乎的一件事,而對方剛好也是這樣的人,那這時你可能就得接受他的飲食偏好與你不同了;反過來說,假設享用美食是你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那你可能也得在其他方面和這位同樣熱愛美食的人稍作妥協才行。

那麼,具體來說,要怎麼在聊天的過程中,了解對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呢?尤其是那些較為私人的話題與想法,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讓他自在暢談呢?

有的,有個非常實用的技巧,也就是把問題的主角從對方換成不相干的第三人。

比方說,假設你的擇偶條件是對方必須跟你一樣想生小孩,若非如此,你就不打算繼續花時間在他身上,所以為了避免浪費太多不必要的時間,你想盡早確認這一點,但如果在彼此還不夠親近的情況下,就直接問對方:「你想生小孩嗎?」又會太過唐突失禮。

這時,我們就可以用閒聊或開玩笑的方式說:「突然想到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很好笑,反正就他姐最近生一個小孩,男生,然後我和我朋友一致認為,生兒子人生毀一半(笑)。我們都覺得如果真的要生的話,還是生女兒比較好,但這又會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女兒雖然很好,可是如果她結婚的話就會很捨不得,所以我們最後討論出來的結論就是,生女兒然後不讓她嫁(笑)。那如果是你的話咧?你覺得生兒子好還是女兒好?還是都生?還是不生最好?」

如此一來,我們就把問題的主角從對方身上,轉移到那個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朋友姐姐身上了,而他也會很樂意談論自己的想法。

再舉個例子,假設你想知道對方在愛情中是相對黏人還是相對獨立的話,那與其直白的問:「你談戀愛的時候會很黏嗎?」倒不如用輕鬆的方式自然提起:「那天和朋友聊天,他跟我說他女友想在他手機裝定位 APP,但他不想,覺得這樣很沒隱私、很不被信任,可是對方就覺得,如果真的沒事的話為什麼不行裝,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然後兩個就吵起來。但其實這兩個想法都有它的道理,那如果是你的話咧?你會裝嗎?還是會跟我朋友一樣抵死不從?」

總之,重點就是要想辦法減輕對方的心理壓力,讓他覺得這只是單純的閒聊,而不是被審問。這種先確認問題,再將問題包裝的聊天方式,就是我前文所說的「有意識的聊天」,如此就能得知對方是否真的適合自己,也能避免落入「相愛容易相處難」的陷阱。

一般來說,針對我們各式各樣的問題,對方的回答可能會產生兩種結果: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或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如果對方的價值觀和我們一致的話,那當然非常好,這時我們就可以乘勝追擊,以個人經驗或自身獨有見解,來表示自己比他還更贊同,如此兩人就能產生強烈共鳴,關係也會更緊密。

相反的,假設很不幸的,對方和我們意見相左的話,我們也不需要為此和他起衝突,畢竟,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而是判斷他是否為理想的長期伴侶。因此,即便彼此不適合在一起,至少也還可以保持朋友關係,只要我們持續展現優秀的一面,或許哪天他還會幫忙介紹對象也說不定。

此外,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相似性以外,互補性也十分重要。所以在確定雙方有著穩固的相似性基礎後,就可以適時的展現出你能與他互補的一面,讓他知道,跟你在一起,他的生活會變得更完美。

善用自我揭露

在確定對方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和自己十分接近後,我們就可以用一些小技巧來拉近與對方的距離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在這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曾提到「互惠喜歡」(reciprocal liking)這個詞。事實上,「互惠性」(reciprocity)是人際相處中相當重要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你對我好,我就會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就會對你不好」。而所謂「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的運用正是建立在互惠性的基礎上。

我們可以試著回想一下,每當我們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就算不討厭他,也難免會對他有點戒心,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隨著彼此逐漸熟悉,我們可能會開始跟他分享一些自己的私事,或較為私人的想法,這時,對方就會感覺被信任,並以施以相同的回報,形成一種正向循環,而兩人的交情也會越來越好。

同樣的,戀愛關係也是如此。具體來說,我們只要在確保和心儀對象有足夠穩固的關係後,就可以視情況向對方坦露一點自己的小秘密,而在各類型的秘密中,我特別推薦「曾做過的蠢事」,例如路痴、臉盲、健忘、手殘,或是因想 A 說 B 而鬧的笑話等等。

你可能會好奇,難道這樣做不會害自己被扣分嗎?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事實上,在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出醜效應」(pratfall effect)。

根據研究2,如果一個能力普通的人犯了愚蠢的小錯,那人們對他的好感度確實是會下降沒錯;但有趣的是,如果一個能力強的人犯了同樣的錯,人們對他的好感度反而會上升(前者平均得分從 17.8 大幅下降至 -2.5,後者平均得分則從 20.8 顯著上升至 30.2)。

造成出醜效應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當一個有能力的人表現出笨拙的一面時,這種反差會讓我們認為,原來他跟我們一樣是個平凡人,從而產生親切感,並拉近彼此的距離。

因此,我會建議那些已經在對方心中樹立良好形象的朋友使用這項技巧,只要確定自己分享的是無傷大雅的糗事就沒問題。當然,如果不是很確定對方對自己的評價的話,那就還是打安全牌,分享其他類型的秘密,會來得更保險一些。

直擊對方內心的秘訣

接下來,要分享的是一個威力十足的技巧,如果能運用得當,那將會對兩人的關係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在前文中我們談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被理解、被肯定、被認同的需求。不論一個人的外表多麼亮眼、名聲多麼響亮、身分多麼高貴、才華多麼出眾,說到底我們都是人,而身為人類的我們,都毫無例外的有一種深層的內在需求需要被滿足,也就是「理想的自我形象」,或是「自身最引以為傲的事物」。再更進一步說,那些外在成就越是卓越的人,往往越希望自己外在成就以外的「本質」能被看見。

舉例來說,已逝的傳奇設計師 Vivienne Westwood,就曾在訪談中被問到,她怎麼看待自己被稱為時尚 icon 這件事,而她的回答是,她對這完全沒興趣,十年後她就會離開人世(R.I.P. Vivienne),也沒有人會記得她,但她並不在乎,因為她只想為這個世界和下一代做點有幫助的事。

由此我們不難猜想,假設有個人稱讚她對時尚的貢獻,例如在 1970 年代時,她創造出打破世人想像的龐克服飾;而另一個人則稱讚她對世界的貢獻,例如捐款超過 100 萬英鎊來幫助雨林、透過時尚來為各種社會議題發聲、以永續環保的方式來經營自己的品牌等等,那肯定是後者會讓她更開心、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義與價值。

同樣的道理,在我們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若能發現對方真正重視的事物,並對此表達真誠且具體的讚賞的話,那這樣的話語就會有如溫煦的太陽般,照亮他內心冰封已久的大地,帶給他無比溫暖。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得知心儀對象心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呢?非常簡單,只要在聊天的時候用輕鬆自然的方式問他「你覺得自己最棒、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什麼?」或是「你希望自己在死後會因為什麼而被記得?」等問題就可以了。

當然,直接問起這類問題可能會略顯突兀,所以我們可以先用一些相關的上下文來鋪陳。

還記得我曾分享過的書籍《與成功有約》嗎?在談到「以終為始」這個觀念時,作者要我們靜下心來想像自己的死亡,並思考自己在死後想被如何追憶,所以我們就能以此為出發點,隨意和對方提起:「那天看書看到一個東西讓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多數人都會因為害怕,而盡可能不去思考自己的死亡,但有趣的是,如果我們認真思考自己的死亡,反而更能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因為只要思考自己在死後想怎麼被身邊的人回憶的話,那我們就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和方向,也能以此為基準,來做生活中任何大大小小的決定。以我個人為例,雖然我不太在乎自己死後別人會怎麼追憶我,但我非常希望可以在死後留下對他人有幫助的事物,所以我每天都會利用時間寫作,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分享給更多人。那你呢?你希望自己死後怎樣被記得?」

在問完問題後,我們就要仔細聆聽對方的答案,並把它牢牢記在心上。如果你真心欣賞對方回答的特質的話,那我會建議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都不要提到這件事,等到過陣子對方忘記這件事的時候,再找適當的時機告訴他你對他這個特質的欣賞。

舉例來說,假設他最自豪、最希望被記得的是自律和毅力,那你就可以在氣氛合適的時候說:「其實我最欣賞的是你的自律和毅力,因為很少有人可以像你一樣,為了維持理想體態而四年多來每天都 168、每天都吃一餐沙拉,不喝飲料、不吃精緻澱粉、甜食、炸物,每天都做 8 分鐘的 Tabata、每個禮拜上兩天健身房,連續四年體脂都是個位數,這真的很厲害!重點你也不是運動員或 model,就只是普通的上班族而已,這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毫無疑問,這樣真摯的讚賞將會深深觸動對方的心。不過,在我們使用這種讚美時,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首先是讚美的時機。就像我剛剛說的,必須等到對方已經忘記這件事的時候,才能產生強大的效果。此外,在開口前也要確保時間地點合宜,最好是燈光美、氣氛佳的場所。

再來,我們也不能只簡單說出對方最重視、最引以為傲的特質,而是要像上述範例一樣,盡可能的以具體事蹟詳加描述,如此一來,對方就會深刻感覺到你是真的了解他,並欣賞他的本質,而不僅僅是被他的外表或地位等外在條件所吸引。

最後,這樣的讚美只要久久一次就夠了,千萬不要太過頻繁,否則將會稀釋讚美的價值。總之,如果能成功把握這幾個原則的話,那這種讚美就會直擊對方內心,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會大大提升。

另外,必須特別留意的是,由於這種讚美的威力實在是過於強大,所以如果你不是真心欣賞對方這項特質的話,那就請不要隨意使用這個技巧,否則當他發現你並非真心時,那毫不誇張的,兩人的關係將就此結束,而你也將被貼上名為「愛情騙子」的難看標籤。

結語

按照慣例,讓我們來複習一下這次討論的重點:

  1. 在使用拉近彼此距離的技巧前,先透過「有意識的聊天」,來確認對方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2. 在確定自己在對方心中有良好形象後,適當的揭露自己曾做過的蠢事。
  3. 了解對方真正在乎的理想自我形象,並在把握好各項原則後,向對方表示欣賞。

顯而易見,短短三篇文章當然無法囊括所有談戀愛時需要注意的面向,但就我個人來看,這些內容確實已經佔了從「相識」到「相戀」的過程中,最重要的 80%。

再更進一步說,如果能在交往前就確保彼此在「愛情科目」中的得分相當、不輕易打破個人原則、理解彼此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異同,那就有相當高的機率建立一段長久而穩固的伴侶關係——也就是「相處」。

最後,非常感謝大家耐心閱讀,由衷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小小的力量,幫助所有在戀愛路上感到迷惘的朋友。祝福各位都能順利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伴侶,一起攜手共創美好人生。

Love

註:

  1. 此研究名為《Polar Similars: Using Massive Mobile Dating Data to Predict Synchronization and Similarity in Dating Preferences》,出自 Jon Levy、Devin Markell 和 Moran Cerf 等人。 ↩︎
  2. 此研究由 Elliot Aronson 在 1966 年發表,標題為《The effect of a pratfall on increasing interpersonal attractiveness》。 ↩︎

P.S.
這系列文章的首圖分別取自《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1995)、《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2004)和《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2013),這三部片都以真誠不做作的手法,真實反映戀人相識、相戀與相處的過程,是我非常喜歡的愛情片,由衷推薦給大家。

Love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