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
《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
作者:Leonard Koren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你喜歡事物完美無缺的樣子嗎?還是傾向以「侘寂」(wabi-sabi)的觀點來鑑賞事物呢?話說回來,「侘寂」具體來說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就以簡短的篇幅與淺白的文字,為我們清楚解釋這個多數日本人都無法回答的難題。

本書作者為藝術家暨美學家 Leonard Koren,他曾在 1980 年代時於知名雜誌《BRUTUS》擔任專欄作家,探討文化人類學。而本次為各位介紹的《Wabi-Sabi》則出版於 1994 年,成功將侘寂的概念引進西方,至今仍有相當的影響力。

身為美國人的作者之所以撰寫本書是因為,茶道儀式是最能深刻體會侘寂的方式,但他在參訪了由敕使河原宏和安藤忠雄等,數名大師共同設計的茶室後卻發現,當中幾乎沒有任何侘寂的痕跡,而這並非他所樂見的。

此外,他也觀察到,大部分的報章雜誌在討論茶道時,不只都用一種得過且過的方式來提到侘寂一詞,甚至連描述的詞語都完全相同。因此,他想超越一般的標準定義,試圖潛入混濁的深處,以掌握侘寂的整體面貌,並詮釋出意義,同時「拯救」這個美學宇宙。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雖然只有短短 100 頁不到,但其內容也足以讓人對侘寂有更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而適時附上的攝影作品,亦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非常推薦給想了解「侘寂」的朋友。

侘寂從而何來?

首先,我們要問的是,「侘寂」這個概念到底是從哪來的?

根據作者的考察,第一位有歷史記載的侘寂茶藝大師是村田珠光(1423 – 1502),他是一個來自奈良的禪宗僧人。

在當時,喝茶被視為一種高級的消遣,因為茶主人經常擁有國外製造的高貴茶具。而珠光大師反對這種流行,所以就故意反其道而行,盡可能使用本地製造、風格低調的茶具。這就是侘寂體現在茶道上的起源。

在珠光大師掀起變革的百年後,侘寂美學風潮在茶道宗師千利休(1522 – 1591)的引領下,發展到最高峰。在此簡單分享一個有關千利休與侘寂的有趣小故事。

年輕的千利休為了向茶藝大師武野紹鷗拜師學藝,便接受了一場「入門考試」。武野大師要千利休將滿是落葉的庭院打掃乾淨,所以他就用草耙把地清理得一乾二淨,接著,他做了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動作:他搖晃其中一棵樹,讓少許樹葉飄落。

這就是侘寂。

侘寂為何如此晦澀難解?

也許這樣的說明可能還是有些模糊,但在為各位詳細解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究竟是什麼導致侘寂如此難以明瞭。

作者表示,放眼歷史,正面理解侘寂這件事似乎被刻意迴避阻撓,而原因就在於其與禪宗的連結。在禪的教義中,核心知識只能透過心靈相互傳達,而非語言或文字,這樣才能讓那些容易被誤解的概念減少被誤解的機會。

另一方面,某些日本評論家認為,侘寂必須維持神秘和艱澀,因為不可言傳正是它的特性之一。因此,「有所缺憾」或「難以界定」的知識,本來就是侘寂內在「非完成性」的一個面向,太清楚闡明侘寂的概念,或許只會削弱它的力量。

侘寂的真義

接下來,就讓我們試著以最清晰明白的文字來搞懂侘寂的真義吧!

作者解釋,日文中的「侘」(wabi)與「寂」(sabi)原本各有不同的涵義。寂原指「孤寂」、「清瘦」或「凋零」。侘原指「出世離群」、「刻苦簡淡的於大自然獨居」,較容易使人聯想到灰心、沮喪以及陰鬱等情緒。

大約在 14 世紀時,這兩字才逐漸發展成較為正向的美學價值觀。那些隱士和苦行者所過的遁世與清貧生活,開始被認為是一種獲得豐富精神生命的途徑。

由於有這種詩學傾向,所以這樣的生活方式也培養出人們對於日常生活細節的鑑賞能力,更對自然界被忽視、不被注意的事物,產生了新的觀點。從此,原本不起眼的簡樸,成為新的、純粹之美的基礎。

具體來說,侘寂共涵蓋了三種面向:非永存、不完美,以及未完成。

非永存

所有事物都是非永存的。不管是什麼東西,對於「無」的傾向都是持續而全面的。一切都會磨損耗盡,無論是太陽還是星辰,甚至是無形體的事物,如名譽、歷史記憶和科學定理等等,全部都會凋零,進而淹沒、消逝於無。

不完美

所有事物都不完美。所有事物的存在都伴隨著不完美,只要我們近距離觀察事物,就能發現它的缺陷。舉例來說,若將一把看似完美的鋒利刀刃擺在顯微鏡下放大檢視,就會看到凹凸不平的缺口。更不用提事物開始崩解時,它們會變得更不完美、更不規律。

未完成

所有事物都未完成。所有事物,包括宇宙本身,一直處在一種正要發生或將要結束的狀態。我們常武斷的說某個時刻是「結束」或「完成」的,但那真的就是事物的終點嗎?對一棵樹來說,怎樣才算是完結呢?開花?結果?還是當它腐化成土時?「完成」這個概念在侘寂中並不存在。

侘寂之美

從侘寂的觀點來看,「偉大」總是隱藏在不顯眼和令人忽略的細節中。西方那種認為不朽、壯觀和耐久才是偉大美學的理念,跟侘寂正好相反。

在大自然中,綻放與繁茂之際是找不到侘寂蹤跡的,只有在初發和凋零的瞬間才得以發覺。侘寂與燦爛的花朵、雄偉的樹木或險峻的山水無關。侘寂與消滅和隱匿、臨時而短暫有關:事物太過纖細微妙、稍縱即逝,以致於粗鄙平凡的眼睛無法得見。

就某方面來說,侘寂之美,就是「你與你認為醜的事物達成妥協的條件或狀況」。侘寂認為,美是發生在我們與事物之間的動態事件,只要有適當的環境、脈絡或觀點,美就能自然萌發。因此,美就是一種意識的轉變狀態,一種詩意與優雅的特殊時刻。

結語

其實,侘寂之美並不只是一種審美方法而已,更是一種心境、一種生命態度。它使我們欣然接受那些看似負面且無法控制的事物,甚至從中發現美。而這也與先前分享過的短文〈歡迎蒞臨荷蘭〉遙相呼應。

當我們鑑賞侘寂之美時,例如腐朽的落葉、斑駁的牆壁和生鏽的鐵門等等,所看到的並非一般世俗之美,而是生命之美。

它提醒我們,萬物皆無常,一切轉瞬即逝,從永恆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如此渺小,擁有此刻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它提醒我們,完美不存在,試圖抹除瑕疵,只會抹去存在過的痕跡與證明;它提醒我們,宇宙從未停下腳步,因此我們也應盡己所能,持續揮灑生命熱忱

謹將這本非永存、不完美、未完成的《Wabi-Sabi》推薦給大家。

Love

購買連結

如欲購買本書,請點此

若想了解更多具啟發性的書籍,歡迎點此查看;也歡迎追蹤我的 IG,以掌握最新消息,謝謝收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