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全世界的人》
作者:Phil Knight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Nike 作為當今世上最成功的運動品牌之一,其產品不僅能有效幫助運動員提升運動表現,更徹底改寫了整個流行文化史。但你知道其實創辦人 Phil Knight 原本並不喜歡這個 logo 嗎?你知道象徵勝利的 Nike 差點就不叫 Nike,而是意義不明的「六度空間」嗎?

這本由 Phil 親自撰寫的《跑出全世界的人》,就為我們詳細揭露了這一偉大帝國的建立過程,以及當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與挑戰,包括被合作夥伴背叛、資金週轉不靈以致瀕臨破產,以及遭受同業惡意攻擊等等,是本任何人都不能錯過,有如冒險故事般精彩的追夢回憶錄!

本書最令人驚豔的是作者的坦誠與毫無保留,他以平實的文字寫下了一切,包括自己的不成熟,以及在道德上不那麼恰當的行為。

例如,他曾為了得到鬼塚的訂單,而謊稱自己在藍帶體育用品公司上班,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這間公司,那是他靈機一動、隨口胡謅的,靈感是來自他房裡的田徑獲獎藍色綬帶。而在此之後,他也為了拿到全美的獨家經銷權,再次欺騙鬼塚,說藍帶在東岸設有辦事處。

當然,上述行徑並不值得鼓勵,但這裡的重點在於作者的真誠,他無意包裝自身形象,而只想講述完整的故事,讓讀者自行判斷,並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反倒更為可貴。

在這充滿傳奇色彩的旅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志業」的堅持與決心,書中不斷出現這句話,「懦夫永遠跨不出第一步,弱者在路上一一被淘汰,然後留下了我們」。為了實現他的理想,不論過程有多艱辛,不論處境有多危急,他都咬緊牙關度過,徹底燃燒對天命的熱情。

以下就為各位簡單分享他深具啟發性的故事與想法。

找志業,而不是找職業

首先,頂著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碩士學歷的作者,出於對跑步的熱愛,曾在課堂上針對鞋子做了一份研究報告,主張日本製跑鞋有可能可以打入被壟斷的市場。而這個瘋狂點子就是夢想的起點。

1962 年,一個九成美國人沒搭過飛機的年代,24 歲的作者勇敢前往日本實踐他的狂想,順便環遊世界。

在去日本前,他先到夏威夷稍作停留,雖然曾被當地美麗的景色迷惑一段時間,但最後他還是放棄天堂般的愜意生活與高薪工作,傾聽內心的聲音,搭上前往東京的班機。

到了那裡,作者利用空檔時間參觀東京證券交易所,在看到人們為了錢而汲汲營營的樣子後,他自問:「難道這就是我要的一切嗎?我和周遭的男士一樣都看重錢,但我希望人生除了追求財富以外,還有更多更多。」

而正是這樣的信念貫穿作者的一生,並造就了 Nike。

1964 年,作者開始販售跑鞋,但其實在 1967 年以前,跑步都被視為怪咖在做的事,跑者甚至還會被沒水準的人丟飲料嘲諷,但即使如此,他仍朝著心中志向勇往直前。此外,為了維持公司營運,他有段時間每週六天都投入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至於清晨和深夜,整個週末和假期則待在藍帶。沒有朋友、沒有運動、沒有社交生活,但依然心滿意足。

更令人佩服的是,70 年代時,即便負債數百萬美元,只能靠財務槓桿勉強過活,但作者與他的團隊仍堅持不上市,寧願走在懸崖邊,把自己搞的焦頭爛額,也不願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成為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對於金錢,作者的看法是,無論你有沒有錢,無論你想不想要,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會試著定義你的日子。而我們當人的任務就是不要讓它得逞。

後來,一位專業人士告訴作者,若不上市的話,就有可能會丟掉公司,他對此非常震撼,也十分感傷,因為雖然他們馬上就要賺大錢了,但發財從來都不在他們的決定考量之列。對作者來說,「這就只是生意」這句老話並不成立。他認為,這絕不只是生意,永遠都不是。假如有朝一日真的變成純粹的生意,那就代表那門生意很糟糕。

幸好,最後他們成功以發行兩類股票的方式上市,在得到資金的同時也保有控制權,才終於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作者深知,對某些人來說,生意就是全力追求利潤,沒有第二句話,但對他們來說,把生意等同於賺錢,就跟把人等同於造血沒兩樣。確實,人體是需要血沒錯。它需要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並平均、順暢的重新分配到所有對的地方,而且不準時就完了。但人體的那種日常事項,並不是我們作為人的使命所在,而是使我們有機會達成更崇高的目標,生命總是努力超越生活的基本流程。

他們就跟所有偉大的企業一樣,想要創造、貢獻,而且他們敢很大聲的說出來。當你以每件事都應該但卻鮮少做到的方式來做東西、改善東西、實現東西,為陌生人的生活增添某種新事物或新服務,使他們更快樂、更健康、更安全、更好,而且全都做得俐落、有效率、聰明時,你就是在更充實的參與整齣盛大的人間劇場。不光只是活著,你更是在幫助別人活得更完整。

最後,作者表示,他希望年輕人按下暫停鍵,長遠而用心的思考自己想怎麼運用時間,未來四十年想跟誰度過。他會告訴 25 歲左右的男女,不要隨便找個工作或職業,甚至是職涯。要找的是志業。就算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去找就對了。假如跟著志業走,疲憊會比較容易忍受,挫敗會成為燃料,而實現志業後所帶來的愉悅,將會是你從未感受過的 # 註 1。

另一方面,對於那些聲稱企業家要永不放棄的人,作者則認為這是不懂裝懂,因為有時你非得放棄不可,知道何時該放棄、何時該另謀出路,有時候才是真本事。需要注意的是,放棄並不代表停下來,千萬別停下腳步。

此外,作者也想公開坦承運氣的威力。他認為,各行各業都需要運氣。努力不懈至關重要,好的團隊不可或缺,頭腦和決心是無價之寶,但決定結局的或許是運氣。

結語

總結來說,我認為不論是對未來感到迷惘的人,還是已經在夢想道路上奮鬥的人,都非常適合閱讀本書。能深刻感受到萬丈高樓平地起,並理解到原來這個身價超過 400 億美元、遙不可及的男人,其實也經歷了好幾年的負債生活,進而給予我們滿滿能量與勇氣。

當然,我們不能過度樂觀,以致於忽略運氣的重要性,我們必須體認到,並不是每個勇於實踐理想的人都能如願以償,當中不乏 Semmelweis 和梵谷這樣的悲劇英雄。

但是,重點並不在於外在結果,而是過程中所體現的內在生命價值。確實,勇敢的人也許不會活很久,也可能不會活很好,但膽小的人卻是從來沒活過。真正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根本沒踏出第一步。

「懦者卻步,弱者死於途——剩下我們」。總之,找到志業,並付諸行動、堅持到底,永遠不要讓自己後悔,「Just do it」,做就對了!

Love

購買連結

如欲購買本書,請點此;購買 Kobo 電子書請點此;Nike 官網請點此

若想了解更多具啟發性的書籍,歡迎點此查看;也歡迎追蹤我的 IG,以掌握最新消息,謝謝收看:)

註 1:
此處的英文原文為:
If you’re following your calling, the fatigue will be easier to bear, the disappointments will be fuel, the highs will be like nothing you’ve ever felt.

繁體中文版的翻譯為:
假如跟著志業走,疲憊會比較容易熬過去,絆腳石會成為燃料,高牆則會像是你壓根就感覺不到。

簡體中文版的翻譯則為:
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姑且不論繁中版的 disappointments 譯為絆腳石適不適當,但不管是繁中版還是簡中版,最後一句“the highs will be like nothing you’ve ever felt”的翻譯都明顯有誤。

首先,根據劍橋詞典的解釋,high 當名詞時,根本就沒有「高牆」或「需要攀登的高峰」的意思,而是「高中」、「最高水準」,以及符合此處語意的「因獲得成功而帶來的極度興奮」。

再來,兩個版本的翻譯都搞錯了以下句型的意義:
S1+V+介系詞 like+nothing+S2+have+ever+p.p.。

以 MyRecipes 這篇文章中出現的句子為例:
Escamoles, or ant eggs, is a traditional Mexican ingredient that tastes like nothing you’ve ever eaten. If you can imagine seeing a new color for the first time, escamoles do the same thing for your taste buds.

若以繁中和簡中版本的翻法來照樣造句的話,就會變成「高牆則會像是你壓根就感覺不到」「螞蟻蛋嚐起來就像是你壓根就吃不到」。

但很顯然的,透過後續補充的句子,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知道,此處的語意應為「螞蟻蛋嚐起來像是你從未吃過的東西」,即「螞蟻蛋嚐起來不像是任何你以前吃過的東西」。

簡單來說,nothing 就是 not anything,當我們說 I have nothing new to tell you. 時,意思就相當於 I don’t have anything new to tell you.。所以 It tastes like nothing you’ve ever eaten. 就是 It doesn’t taste like anything you’ve ever eaten.。

因此,綜合以上兩點,“the highs will be like nothing you’ve ever felt”應譯為我文中所寫的「而實現志業後所帶來的愉悅,將會是你從未感受過的」較為恰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