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 Watson!歡迎來到我的網站:)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經過科學證實的時尚心理學:)

服裝不只是服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最後一笑》(The Last Laugh,1924)這部電影?擔任高檔飯店門房的主角,總是穿著氣勢十足的華麗制服,神氣的走在街上,並自信驕傲的完成工作。直到有一天,他被降職為洗手間服務員,為他的人生帶來沉重打擊。

不過,我今天並不是要和大家聊電影,而是想探討服裝對我們心理所造成的深刻影響。

在《最後一笑》這部片中,有幾個特別耐人尋味的場景。首先是主角身著制服時,街坊鄰居們個個都對他畢恭畢敬,彷彿他是什麼身份顯赫的大人物一樣。但事實是,他們都住在同一個不算富裕的社區,彼此的社會地位十分接近。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主角收到降職通知時的反應。不願接受這一痛苦事實的他,身上的制服甚至是由其他人脫下的。而在制服被脫掉後,他有如失了魂一般,先是絕望的低頭看著身上樸素的衣著,再以極度渴求的眼神望向那件閃爍耀眼光芒的制服。

最後一點則是他對制服的異常執著,這讓他不惜犯法也要把制服給偷回家。

很顯然的,由於這是一部電影,所以為了達到理想的戲劇效果,在整體呈現上難免會有些浮誇(更不用說它還是默片)。但就算自由奔放的藝術表現得比較誇張,嚴肅謹慎的科學也還是向我們證明了,在現實生活中,服裝確實會對當事人以及旁觀者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

服裝對自身的影響

心理學家 Adam 和 Galinsky 曾做過一項名為「著裝認知」(enclothed cognition)的研究。簡單來說,因為我們常把醫生及科學家穿的實驗室白袍和「專注」、「謹慎」、「細心」等特質連結在一起,所以他們就想知道,當人們穿上實驗服時,是不是真的就能提升注意力相關任務的表現。

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讓受試者進行「斯特魯普任務」(Stroop task),也就是請他們快速指出電腦螢幕上的一系列字詞是藍色還是紅色,只不過當中會有以藍色呈現的 red 和以紅色呈現的 blue 等干擾出現,以評估他們的選擇性注意力。

結果顯示,跟沒穿實驗服的人相比,穿上實驗服的受試者犯錯的次數大約只有一半左右。

但研究還沒結束,在接下來的實驗中,他們把受試者分為三組,研究人員請第一組受試者穿上實驗服,並告訴他們那是醫生在穿的。而第二組受試者也穿上了同樣的實驗服,不過這次研究人員告訴他們,這件白袍是畫家在穿的。至於第三組受試者則沒有穿上實驗服,只有看到一件研究人員說的醫師袍擺在桌上而已。

接著,研究人員請這三組受試者以最快的速度比較四組圖片,每組圖片都有兩張幾乎一樣的圖,只有四個地方有細微的差異。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穿上醫師袍的第一組受試者找出最多的不同,而看見醫師袍的第三組則因為啟動效應(priming effect,又稱促發)的關係,表現優於穿上畫家袍的第二組。

這個結果不僅說明了,穿上醫師袍可以強化我們的持續性注意力,更帶給我們一項重要啟示:如果想讓服裝發揮最大的威力,那就必須真的穿上它,而且這件單品還要具有與任務相關的象徵意義才行,兩者缺一不可。這就是「著裝認知」的運作原理。

當然,我們平常可能不太有機會穿到實驗室白袍,但我們還是能把這項原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比方說,我們可以在上台報告時穿西裝外套、進行創意工作時戴畫家帽、從事球類運動時穿明星球員的球衣、旅遊渡假時穿夏威夷襯衫等等,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提升表現,或更進入狀態。

服裝對他人的影響

正如《最後一笑》所演的那樣,服裝不只可以為穿著者本身帶來影響,更能改變他人的態度與行為。

舉例來說,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安排一位男性在不同的地方闖紅燈過馬路。在一半的情況中,他身著筆挺的西裝;而在另一半的情況中,他則穿著工作服。結果發現,當他穿西裝闖紅燈的時候,跟他一起闖紅燈的人數是穿工作服時的 3.5 倍1

另外,一項關於教師穿著風格的研究指出,不論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他們的穿著風格都會顯著影響學生的看法。具體來說,當老師打扮得比較正式時,學生就會覺得他們比較有學問、有條理;相反的,當老師穿得比較休閒時,學生就會覺得他們比較親切、有同理心、可以通融2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服裝的風格以外,服裝的質感也同樣會影響人們的認知。

研究表明,當穿著有高檔品牌 logo 的襯衫或毛衣時,在社會互動上就會更有優勢,例如:他人會更容易答應無償問卷調查、向他人募款時的金額會更多、人資主管會給予更高的評價與薪資3

不僅如此,還有一項研究顯示,即使是同樣一個人,但當他穿上看起來比較貴的衣服時,我們就會覺得,他比穿著看起來比較便宜的衣服時,還來得更有能力。而且這個判斷是在瞬間就產生的,只花了不到 0.2 秒。此外,就算研究人員提供金錢獎勵,要求受試者忽略圖中人物的服裝,也還是得到一樣的結果4

結語

上述種種都說明了,服裝的功能並不只是單純的遮羞蔽體和保暖防曬而已,更具有肉眼不可見的強大威力——提升自我表現與他人評價。由此,我們便能輕易得知穿對衣服的重要性。

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們的文化似乎認為,穿著打扮是件極為膚淺的事,或至少是件沒有必要投注時間心力在上面的事。

這讓人感到有些遺憾,畢竟,很諷刺的,那些抱持這類想法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或是說在短短的 0.2 秒內),受到他們嗤之以鼻的服裝的影響。

我想,只要我們足夠聰明,應該就可以從各類研究中學到寶貴的一課:如果我們就是無可避免的會受服裝影響的話,那不如就反過來利用它,讓它成為我們最棒的武器。

在英文中,“smart”這個單字除了有大家都知道的「聰明」之意,更有「時髦」的意思,所以,就讓我們一起當個 smart 的人吧!

Love

註:

  1. 此研究標題為《Status factors in pedestrian violation of traffic signals.》,由Lefkowitz、Monroe、Blake、Robert R.、Mouton 和 Jane Srygley 等人提出。 ↩︎
  2. 這項研究名為《Some Effects of Teachers’ Styles of Dress.》,研究人員為 Steven A. Rollman。 ↩︎
  3. 此研究由 Nelissen 和 Meijers 提出,標題為《Social benefits of luxury brands as costly signals of wealth and status》。 ↩︎
  4. 此研究名為《Economic status cues from clothes affect perceived competence from faces》,由 Oh、Shafir 和 Todorov 等人提出。 ↩︎

P.S.
若有網購需求的朋友,歡迎查看我所整理的全球各大電商優惠資訊與折扣碼,每週都會固定更新。另外,也歡迎追蹤我的 IG,以掌握最新消息,謝謝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