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你有尋求過心理治療嗎?你好奇心理師如何幫助病人度過難關嗎?你知道就算是心理師也可能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不僅能幫助我們對心理治療有更深的認識,從而撕下對病人的負面標籤,更能透過病人的真實經歷獲得對生命的深刻啟發。
本書由諮商心理師 Lori Gottlieb 所著,她將自身在診間的所見所聞以活潑生動的筆觸加以描繪,並從中淬煉出能為我們所用的人生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在診間」,並不表示她總在「自己的診間」,身為心理師的她,同樣也是其他心理師的病人。
因此,在受人幫助以及幫助他人後得到的間接幫助下,作者一步步走出低潮,鼓起勇氣正視以往不願面對的問題,並將僅有一次的寶貴生命投注在充滿意義的事物上(其中一個就是撰寫本書),迎向充滿希望與可能性的未來。
不過,在此必須承認,書中大多數的觀念其實並不新穎,能夠造成思想衝擊的內容確實有限。相較之下,之前曾分享過的《與成功有約》、《原則》、《人性的弱點》以及《善用悲觀的力量》等書,都對本書提及的重點概念有更具系統性的完整論述。
但即使如此,本書依然值得一讀,因為作者不僅口吻真誠、文筆幽默,更以充滿畫面感的敘事手法,以及時空間的堆疊交錯來說故事,讓整個閱讀體驗有如觀賞一部有歡笑有淚水的電影般有趣(事實上我也真的看到笑出聲、也真的難過到眼角泛淚)。
因此,不論是對心理治療感到好奇的人,還是在生活中遭遇嚴峻挑戰的人,又或是沒有特別目的,只是單純想放鬆一下的人,都非常適合閱讀本書。
而為了避免透露關鍵劇情,以下僅針對數個我個人比較有共鳴的內容進行分享。
〈歡迎蒞臨荷蘭〉
首先,作者在書中提到由唐氏兒家長 Emily Perl Kingsley 所寫的著名短文〈歡迎蒞臨荷蘭〉。簡單來說,Emily 將準備生兒育女的心情比喻為一趟你期待已久的義大利之旅。你不僅為此精心安排各種行程,甚至還學了幾句常用的義大利語,在睽違幾個月後,你終於開開心心的出發,但沒想到飛機降落後,空服員居然跟你說:「歡迎蒞臨荷蘭。」
你既震驚又錯愕,畢竟去義大利是你這輩子的夢想,不過行程已經無法改變,你非得待在荷蘭不可。於是你只好重新規劃行程,並慢慢注意到荷蘭有風車、有鬱金香等等。雖然沒辦法去義大利的痛會永遠跟著你,因為這個夢想破碎的失落感十分巨大,但如果把人生都拿來哀嘆去不成義大利,你也許永遠無法自在享受非常特別、也非常美好的荷蘭。
確實,我們或許會因為事與願違而陷入「我訂的不是這個!」的情緒,並不斷細數失去的一切,但若一直埋怨到了不想到的地方,事情也不會就此好轉。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在那裡尋找樂趣,荷蘭還是有好玩的事物,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房。
其實,真正具殺傷力的並不是悲慘的遭遇,而是「默許」那些遭遇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除非我們同意,否則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傷害我們。把我們囚禁在痛苦深淵的人,正是我們自己,我是我自己的獄卒。
另外,〈歡迎蒞臨荷蘭〉也和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那句流傳了超過兩千年的名言相呼應:「明智的人不苦思他沒有的,而是享受他擁有的。」我們所要做的不過就是冷靜下來,仔細環顧四周,如此就會發現自己其實還擁有很多。
如何安慰經歷痛苦之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述思考的確充滿啟發與洞見,但當他人身陷絕望時,直白的告訴對方這些,卻未必是最好的安慰方式,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馬上接受。對經歷不幸的人來說,比起實質的建議或鼓勵,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被理解」。
因此,我們不該說「境隨心轉,保持樂觀」,或是鼓勵對方「別想太多」、「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再試一次就好了」、「你一定可以克服的」、「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甚至是「一切都是神的安排,祂一定有祂的旨意」。
而應該說「這件事讓我很難過」、「有沒有什麼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雖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幫上忙,但我很關心你」、「有需要隨時打給我,不用客氣」,甚至是簡單一句「我愛你」,或是給對方一個擁抱等等。重點在於真誠和同理,其實就連「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都比「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好上許多。
痛苦沒有高下之分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注意,在自己或他人經歷痛苦時,我們不該說「看看那些因為戰爭而被迫流離失所、骨肉分離的人,我(你)已經很幸福了」。作者認為,痛苦並無高下之分,痛苦就是痛苦,它不該分等級,因為這並不是種比賽。
畢竟,若痛苦真的能比較的話,那麼除了那些最悲慘的人以外,其他人都沒資格說自己痛苦了。因為比起那些既貧窮又失能殘疾,且家破人亡最後橫死街頭的人來說,你已經很「幸運」了。
再更進一步說,貶低自己的煩惱,無異於貶低自己,同時更貶低那些我們沒把他們的痛苦放進痛苦排行榜的人。事實上,我們不僅無法藉由貶低痛苦來克服痛苦,反而還可能因此感到自責,讓自己更痛苦。所以,若想克服痛苦的話,就必須接受它,並想出處理它的方法。
結語
最後,針對痛苦沒有高低之分的論述,我還想以個人觀點再做些補充。也許有人會將「比較」和「知足」的概念混淆,認為自己是不是不知足,所以才會因為一點不幸就沮喪挫折,畢竟比自己悲慘的人比比皆是。
但我認為知足的概念不應該涉及比較,所謂的知足並不是「跟別人的災禍相比後而感到幸福」,而是「意識到自己擁有很多後而感到幸福」,前者是「外在比較」,後者是「內在自省」;前者是「我比你多,所以我幸褔」,後者是「我有很多,所以我幸福」;前者無法讓人真正感到幸福(因為永遠都會有人比你多),但後者可以(因為不管有沒有人比你多,你都擁有很多)。
所以,當我們說一個人不知足時,指的應該是「他不知道自己其實擁有很多」,而不是「他不知道跟別人比,他已經擁有很多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可否認在某些情況下,比較確實能作為一種「提醒」,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但它最多也就僅止於此,其本身絕對無法為我們帶來幸福。
總之,若想減輕痛苦、得到幸福,那就不該找人比較,但「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畢竟,正如作者所說,「人是在與他人的連結裡成長的」,願我們都能互相扶持、彼此學習,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