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悲觀的力量》
作者:William Irvine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痛失至親好友時的悲傷、遭受侮辱傷害時的憤怒、對現況與環境的不滿、對年老與死亡的恐懼,以上種種負面情緒都是我們生命中無法避免的艱難課題。

幸好,今天要分享的這本《善用悲觀的力量》,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經過兩千年驗證、兼具智慧與可行性的人生解答。

我能從這本書學到什麼?

本書作者為萊特州立大學的哲學教授 William Irvine,他整理了羅馬斯多噶學派的哲學家,如:塞內加(Seneca)、愛比克泰德(Epictetus),以及奧理略(Aurelius)等人的思想,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以實踐為目的的技巧與建議,幫助我們在充滿紛擾的現代生活中達致內心平靜。

舉例來說,當我們感覺自己快生氣時,就可以試著停下來思考,如果從浩瀚宇宙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的話,那它還具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將憤怒扼殺於萌芽之中。

此外,書中也告訴我們什麼值得追求,什麼則不值得耗費我們的時間心力,更針對人類不幸福的兩個主要原因——即「貪得無厭」以及「習慣擔心超出我們控制範圍的事物之傾向」——給予解方。

因此,不論是為各種痛苦所擾的人,還是雖然不痛苦,但卻對生活感到麻木的人,又或是渴望尋得一種人生哲學,並活出美好人生的人,都能從本書獲益。

享樂適應

首先,作者指出,多數人都認為,努力得到自己渴望的事物是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並採取以下策略:列欲望清單、制定計劃、執行。

然而,這卻有個重大的缺陷,也就是按照這種方式實現每個欲望後,不用多久我們就會感到乏味,而為了回應這種乏味,我們就會產生新的、更大的欲望。這意味著:無論我們多麼努力滿足自己的欲望,最終都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

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舉例來說,當我們剛拿到新手機時,內心會十分雀躍,但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幸福程度也恢復到跟用舊手機時相同的水準。

消極想像

而要阻止享樂適應並獲得恆久幸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消極想像」來學會「渴望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試著想像失去自己所珍視的事物,包括至親好友、自由民主,或是失業、家中失火和失明殘疾等等,如此我們就會更加珍視這些事物。

塞內加表示,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命運那裡「借來的」,命運可以不經我們允許而將它收回,甚至連提前通知都不需要。因此,「我們應該愛我們所有的心愛之物⋯⋯,但是始終都要想到,我們並沒有得到永遠保有它們的承諾——沒有,就連可以長期保有的承諾也沒有。」

所以,在享受摯愛之人的陪伴時,我們應該時不時停下來思考一種可能,那就是「這種享受是會結束的」,而且就算沒有其他因素來中止,我們自身的死亡也會終結它。

舉例來說,當我們親吻孩子時,我們應該安靜的思考他明天就有死去的可能;當我們和一位朋友說再見時,我們也應該悄悄的提醒自己,這可能是最後的道別。

此外,在我們預想的死亡中,也應該包含自己,我們必須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活。

當然,這並不是鼓勵我們不顧後果的恣意放縱,斯多噶主義者會如此建議,目的並不在於改變我們的行為,而是改變我們行動時的「心智狀態」。他們不希望我們停止思考未來,而是在思考未來的同時,記得「欣賞今天」。

透過思考世上一切皆無常,我們被迫意識到,每次做某件事時,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而這份意識能賦予我們所做的事情一種意義與深度,於是,我們不再醉生夢死,而是真正的活著。

回顧性的消極想像

消極想像除了能使我們得到滿足,並預防後悔與悲痛以外,更能化解傷痛。

例如,當我們失去摯愛時,與其終日痛苦回想摯愛之死、身陷絕望,倒不如想想,如果我們從來沒有享受過他的陪伴,那是不是會更糟?換句話說,我們不該只沉浸於摯愛生命終結的悲傷,而是要感謝他所帶來的美好時光。這就是「回顧性的消極想像」。

在預期性的消極想像中,我們設想失去目前所擁有的一切;而在回顧性的消極想像中,我們則想像未曾有過那些失去的東西。如此,我們便不再為失去的事物感到遺憾,反而會因為曾經擁有而心存感激。

簡而言之,如果把時間花在期望境況得到改善,那我們的日子就會在不滿足中度過;相反的,如果我們學會渴求已經擁有的一切(包含回憶),那就不必努力獲得滿足感了,因為我們的欲望已經得到滿足。如此,我們就能真切享受我們的人生。

對消極想像的釋疑

也許有人會對這樣的想法感到懷疑,畢竟,若只因能夠吃飯喝水等小事就感到滿足,看起來似乎有點可悲。對此作者的回應是,「只要改變你的精神狀態,就能輕易將滿足攬入懷中,你卻偏要在自我誘導的不滿中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愚蠢。知足並不是一種失敗,而是一種福分」。

確實,如果我們試著回頭看看先祖的生活,便能馬上發現,我們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夢想中的世界!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在他們的生活中卻難以想像,包括眼鏡、冷氣、手機、抗生素、衛生紙,以及自來水和熱水器等等。其實,我們真的擁有很多。

另一方面,知足也可能讓人感覺少了些抱負和野心。但事實上,塞內加同時身兼哲學家、劇作家、投資家和政治顧問;愛比克泰德也成功經營過哲學學校;更不用提那位身為歷史上最偉大皇帝之一的奧理略了。

針對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以及其他讀者可能會有的種種疑惑,書中都有詳盡的解釋。不過,礙於篇幅考量就不在此贅述,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還請自行翻閱。

結語

總結來說,除了上述思想以外,書中也談到許多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概念,如「目標內在化」,以及「我們不應該在乎他人的『讚美』」等等。毫無疑問,本書確實已經成為改變我生命的書籍之一了。

不誇張的說,我現在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有可能是最後一次」。除此之外,我在做任何事情時,包括健身、走路、倒垃圾,也都常閃過「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的念頭,這些都讓我變得更珍惜、謙卑,也更懂得感恩,當然,生活自然也變得更快樂。

由衷將這本囊括千年智慧的「美好人生指南」(原文書名)推薦給你。

Love

購買連結

如欲購買本書,請點此;購買 Kobo 電子書請點此

若想了解更多具啟發性的書籍,歡迎點此查看;也歡迎追蹤我的 IG,以掌握最新消息,謝謝收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