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 Watson!歡迎來到我的網站:)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疑問:)

前言
「做自己」、「忠於自我」、「不要在意他人眼光」、「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活在崇尚自我價值年代的我們,對上述觀點肯定不陌生。
事實上,就連 Calvin Klein、山本耀司、Miuccia Prada 和 Thom Browne 等知名設計師,也都倡導或實踐這樣的觀念。
不過,這也衍生出一個問題,「如果做自己真的是最重要且不可妥協的事,那為了他人——無論是工作、戀愛還是人際關係——而改變外表的話,不就是在貶低自我價值嗎?」
妥協不必然等於失去自我
毫無疑問,對一個喜歡穿背心、短褲和拖鞋的人來說,上班時被迫穿較不舒適的西裝,的確是一種為求生存而不得不做的妥協。但是,只要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妥協不必然等於失去自我。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問自己:「我妥協的理由是什麼?」
以剛剛的情境為例,這個討厭穿西裝的人之所以乖乖穿西裝,是因為他有某些想得到的事物,可能是物質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而這些事物必須透過工作來獲得,只是很不巧的,這份工作剛好得穿西裝,所以「為了得到他想要的」,他只好妥協。
由此可知,他妥協的根本理由是「為了得到他想要的」,顯而易見,這當然是忠於自我。以宏觀的視角來看,這樣的妥協就像是田忌賽馬中,為了顧全大局而策略性的小輸,是成就更高目標的必要犧牲。
換句話說,雖然他在穿西裝這件事上確實妥協了,但這不只不會對自我價值造成減損,反而還有助於實現自我。
相反的,假如有一位習慣穿褲子的女性,為了順應另一半的喜好,而勉強穿上令自己感到不自在的裙子,那就難以說是策略性的輸,因為這個女生妥協的理由是「為了維持關係」。
然而按常理來說,她真心渴望的,應該不僅僅是關係的存續,而是「一段能盡情做自己的關係」,這兩者顯然不同,因此,這樣的妥協就算是失去自我,也就是「為了維繫關係,而忽視內心真實的聲音」。
簡而言之,如果妥協的理由可以幫助我們達成真正的目標,那就是輸小贏大的忠於自我;反之,就是贏小輸大的失去自我。
釐清真正的目標
同樣的道理,這個原則也可應用到化妝、健身、興趣、技能和言行舉止等各種不同的層面。比方說,一個人為了增加找到理想伴侶的機率,而開始學習化妝、健身,並培養受歡迎的興趣和技能,以符合世俗擇偶標準,這樣的妥協就依然是忠於自我。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除了確保妥協的理由合理以外,我們也必須對目標有足夠清晰的理解,否則就容易落入陷阱,讓努力付諸東流。
接續前述例子,假使這個想找到理想伴侶的人,分不清「理想伴侶」和「心儀對象」間的差異,那就有可能白忙一場。具體而言,所謂理想伴侶指的是「讓人有好感,且能長期相處融洽的人」,心儀對象則是指「讓人有好感的人」,而後者未必等同於前者。
舉例來說,假設這個正在尋覓「理想伴侶」的人很排斥衝浪,卻因「心儀對象」很熱衷衝浪而硬逼自己去學,期待能藉此發展關係,這就算是失去自我的妥協。
因為他妥協的理由是「和心儀對象在一起」,但他真心渴求的是「能長期相處的理想伴侶」,這兩者大相徑庭。因此,他真正該妥協的其實並不是學衝浪,而是「放棄這個熱愛衝浪的人,另尋其他生活方式更契合的對象」,這樣才更可能達到他的目標,也更忠於自我。
順帶一提,如果他追求的是短期關係,那為了心儀對象妥協就確實是忠於自我了。
不妥協不必然等於忠於自我
最後,我們也可換個角度思考,來驗證看看「不妥協就是忠於自我」的直覺是否總是正確。
同樣以那個愛穿背心、短褲和拖鞋的人為例,假設他在出席女友家屬的葬禮時,仍堅持「做自己」,用他最舒適的造型參加喪禮,那除非他的目標是和女友分手,否則就是失去自我,而不是忠於自我。
因為他真正想要的應該是「和女友關係穩定,並得到她親友的喜愛」,所以若不在穿著打扮上適時妥協的話,反而會使他遠離這個最終目標。由此可知,不妥協不必然等於忠於自我。
結語
《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段話:「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換言之,成為英雄的智慧就在於將眼光放遠、做出適當取捨,而這也正是忠於自我的關鍵。
唯有明確了解妥協的理由和自己的目標,並審慎衡量短期結果是否有益於長期結果,而非只聚焦眼前得失,才不會迷失在忠於自我與失去自我的模糊邊界。
新的一年,由衷希望我們都能掌握妥協的藝術,在感到困惑時問自己:「我妥協的理由是什麼?我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如此便能在該妥協時妥協、該堅守時堅守,完美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Love
註:
本文首圖特別選了 Y-3 的形象片,因為品牌創立的經過正好可以呼應這次的主題。簡單來說,當時的山本耀司想將時裝和運動服飾結合起來,所以就和 Nike 聯繫表達合作意願,但卻被拒絕,之後才找上 Adidas,也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 Y-3。
根據這篇文章的論點來思考,如果山本耀司的目標是和 Nike 合作,那和 Adidas 成立 Y-3 就是失去自我的妥協,不過,正如我剛才所提及的,他真正想要的是融合時裝和運動服飾,所以即使不是和心中的第一順位合作,但這個妥協也仍然是忠於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