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 Watson!歡迎來到我的網站:)

以下為一個時尚愛好者的觀察,希望能啟發大眾共同改善這樣的環境。

台灣服裝市場的現況

前陣子偶然聽見某業界前輩如此說道:「你也知道台灣的市場就是這樣,所以勢必得寫一些比較淺的內容。」雖然我不認同他的說法,但基於禮貌,當下也只是笑了笑,並表示理解。

確實,台灣的市場爛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連 XXX 都穿上了,你還不跟一波?」、「XXXX 年必備單品!跟著 XXX 一起換上!」諸如此類鼓勵大眾盲從的文章標題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從以前的 Roots、Superdry,到現在的 Oneboy,也都不難看出台灣民眾的思辨能力普遍欠佳。

然而,若真要釐清究竟是媒體膚淺的內容導致讀者素質低落,還是由於讀者素質低落,而迫使媒體必須報導膚淺的內容,其難度將不下於探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幸好,重點並不在於責任的歸咎,而是在於該如何改善這樣的市場。

市場現況的成因

不過,在深入了解該如何改善市場前,還有個更基本的問題必須提出,也就是「為什麼沒有人願意改善?」

為何媒體不改善現況?

從媒體的角度來看,顯而易見,最直觀答案就是你我都心知肚明的——錢。對多數媒體而言,把時間心力花在撰寫大眾容易理解或產生興趣的內容,其所產生的效益,在短期內絕對會大於深度探討文化知識的文章。

不過,要注意的是,我這裡所說的是「在短期內」。若試著把時間拉長來看,當市場充斥大量粗淺的文章時,這些理解門檻低的內容,都將成為人盡皆知的常識,此時,這類文章對於多數讀者來說便不再具有價值,而媒體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舉例來說,這就像是一間只有教導 26 個英文字母的補習班一樣,也許在人們教育水準普遍低落時是可行的,但當這已成為大眾的基本知識時,那麼除非轉型,否則勢必會遭到市場淘汰。

因此,除了錢以外,媒體不願改善市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目光淺短」。

為何消費者不改善現況?

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與其說他們不願意改善市場,倒不如說,「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需要改善」。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每天都被餵養大量的資訊,大小消息如洪流般襲來,令人難以消化,更遑論花時間查證或深入探究其背後的意義。因此,在長期將思考外包的情況下,人們便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成了「會滑手機的猴子」。

如何改善現況?

在簡單理解現況的成因後,我們就能對症下藥,提出解決方案。

媒體該做些什麼?

首先是媒體的自我意識,身為最了解時尚產業的第一線人員,應該對時尚大小事有一定的認識。

例如:山本耀司在 1981 年進軍巴黎時,由於作品大量使用有別於當時潮流的黑色、破壞與不對稱,因而被媒體大肆批評,甚至叫他滾回日本,不過,他現在卻也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大師;又或是 Thom Browne 在標誌性的縮衣裝取得商業成功前,曾堅持長達十年,因為他認為:「如果不試著讓正裝有所突破的話,那這就只會變成另一件平凡的衣服而已,這樣做並沒有任何意義,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這麼做?」

同樣的,若媒體總忽視時尚帶來的啟發,並隨著無知的群眾和主流趨勢起舞,不嘗試突破、教育大眾,只聚焦於「這個內容會有流量嗎?」,而不是「這個內容好嗎?」,那麽市場就永遠無法進步。這不僅會使時尚與文化脫鉤,真正成為一般民眾刻板印象中的膚淺產業,在商業上更會如同前文所述,媒體將不再具有價值,面臨淘汰。

因此,「因為台灣市場很爛,所以沒辦法,我也只能跟著爛,我就爛」,這樣的說法只不過是既不負責任又短視近利的藉口罷了。

也許我們能試著思考看看,為什麼世界一流的「電商」,包括:SSENSEEnd.Grailed 等等,不乖乖賣衣服就好,還要自找麻煩,付出額外的成本撰寫文化、單品歷史和人物訪談等各類型文章,其深度甚至遠優於多數台灣「媒體」。難道他們是笨蛋嗎?還是其實這才是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國際級的原因?

若投注心力於文化層面,便能在鞏固既有客群的同時,觸及更多時尚局外人,讓他們了解服裝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與社會現象等(如 Thebe Magugu 致力打破的對非洲的成見,以及 Namacheko 希望人們能關注的庫德族議題等),從而破除舊有迷思,並對時尚產生興趣,這不僅有助於人民文化素養的提升,更能讓自身獲得商業上的成長。

消費者該做些什麼?

接著,身為讀者和消費者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相信有能力看到這裡的你,心中應該也有了答案,也就是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以及抵制。不過,既然你都已經知道答案了,那我也不再贅述,在此僅簡單補充一句話,「多質疑、多思考『為什麼』」。

舉例來說,Oneboy 請了許多明星藝人、運動員和 KOL 代言,而且不管是在捷運、公車還是計程車上都能看見他們的廣告,那為什麼在行銷成本如此高昂的情況下,他們的「機能」外套還可以「原價 3,900,特價 1,950,再買一送一」(即一件 975)呢?一件「機能」外套的成本真的這麼低嗎?這樣的外套是「機能」外套還是「低能」外套?

又或是為什麼瘦子會說 Supreme 很無聊?它是真的只有 logo 而已嗎?還是其實是瘦子對這品牌不夠了解?

甚至是關於這篇文章的一切論點,你也不該不加思索的照單全收,而是去思考為什麼我會這樣寫?我說的真的是對的嗎?還是有什麼思考上的盲點

總之,若能對所有接收到的資訊都抱持審慎、客觀且合理的懷疑態度,那麼就能重新掌握人生的主導權。此外,這一思考與篩選訊息的過程,也會使市場機制汰除那些品質低劣的產品與內容,進而改善產業現況。

品牌與店家該做些什麼?

除了媒體和消費者以外,品牌與店家也應有所自覺,雖然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確實有許多消費者較無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而品牌與店家也真的有機會因此大賺一筆,但能否就此一帆風順、長久經營仍屬未知,這點僅需看看當年紅極一時的 Sexy Diamond 便可輕易得知。

因此,品牌與店家還是應該老老實實做生意,避免貼牌或抄襲,而是回歸產品本質,專注於設計與用料,並在貫徹品牌理念的同時搭配適當的行銷策略。如此不僅較容易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更能享受將文化做大後所帶來的紅利。

例如 2006 年成立的 White Mountaineering 就是在一眾裏原宿品牌的包圍下堅持自我,並致力於戶外與時尚的結合,最終也成為該領域的先鋒。

當然,我不否認有少數品牌即使把良心賣給惡魔,還是有辦法賺很久、很爽,如:Zara,所以這點就如前文所述,交給各位自行判斷。

結語

總結來說,若想改善現況,並把文化做起來,共需要「媒體富教育性的深刻報導」、「消費者具思辨性的獨立思考」,以及「品牌與店家兼顧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優質產品」,也許在改革的過程中會經歷一段難受的陣痛期,但長遠來看,這才是能讓市場持續發展壯大的唯一途徑。

改變,可以從你我做起;改變,也可以從現在開始,衷心期盼台灣的文化與時尚風氣能有所提升,共勉之。

Love

註:
之所以選用 Thom Browne 的圖作為封面是有特別意義的,簡單來說,Thom Browne 常以制服為靈感創作,因為他認為,「即使大家都穿一樣,但這當中還是存在著每個人獨特的個性」,並表示,「制服的概念就只是大家理解到什麼是最適合他們的,並擁有不需要改變的自信」。

我認為這樣的概念也跟本文所探討的內容不謀而合,因為即使我們都接收著差不多的資訊,但具有思辨能力的人,仍然能保有屬於自身的思考,外界的雜音對他們而言,反而是幫助他們形塑獨有價值的工具,更賦予他們不會隨波逐流的堅定。

此外,Thom Browne 的服裝與個人信念,也都呼應了文中談到的「兼顧商業性與藝術性的產品」以及「為了做有意義的事而不畏艱難堅持自我」。因此,這應該是世上最能反映本文價值的圖片了。

P.S.
若有網購需求的朋友,歡迎查看我所整理的全球各大電商優惠資訊與折扣碼,每週都會固定更新。另外,也歡迎追蹤我的 IG,以掌握最新消息,謝謝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