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
作者:小津安二郎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相信懂電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視與聽》(Sight & Sound)這本有著 90 年歷史的權威雜誌吧?這本雜誌每十年都會邀請世界各地的導演及影評人進行投票,請他們選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十部作品。

其中,先前和各位分享過的《東京物語》就曾多次上榜,更於 2012 年榮獲導演票選第一名。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就是由該片導演小津安二郎所著,他以平實的文字道出自身對電影的獨到觀點,是任何小津迷都不能錯過的輕鬆小品。

小津作為影史最傑出的導演之一,再加上其獨有的內斂風格,難免讓人產生一種距離感。不過,本書將會打破我們對小津的印象,理解到其實他也有相當平凡的一面。

由於本書屬於隨筆性質,所以內容自然較為零散,幾乎沒有什麼系統架構可言,很適合在悠閒的午後輕鬆翻閱。書中除了分享他對電影發人深省的見解,以及對自身電影的看法以外,更收錄了他在戰爭期間寫給親友的書信。

雖然這些書信大多不具啟發性,且內容也無關緊要,例如在戰時拉野屎,或是突然想吃青菜燉油豆腐等等。不過,正如他的電影一般,透過這些瑣碎事物的描寫,原本冰冷的陌生人也變得更為立體、更有溫度,成功拉近我們與小津之間的距離。

總之,不論是小津鐵粉,還是單純熱愛電影的朋友,都非常適合閱讀本書。

電影沒有文法

首先,小津表示,美國知名導演 Griffith 首次使用特寫手法,他在銀幕上放大映出悲傷時握緊手帕的手,這種拍攝手法在當時是令人眼睛一亮的新鮮表現。後來,隨著攝影技術發達,特寫也開始用於捕捉表情的微妙變化,久而久之,在情緒激動時使用特寫,就成了一種「文法」。

不過,小津認為,在悲傷時用特寫強調,並不一定有效,反而還可能會因為顯得太過悲傷而造成反效果。因此,他在拍攝悲傷場面時,都使用遠景,不強調悲傷。他不做說明,只是表現。對他來說,把特寫當作誇大情感的技法,就和考試時死背答案一樣。

同樣的道理,他也不喜歡因為悲劇就用憂傷旋律、喜劇就用滑稽曲調,在他看來,這樣反倒更顯刺耳。相反的,有時在悲傷場面襯以輕快的曲調,反而更能突顯悲愴感。

他討厭被文法束縛,也討厭被知識定律綁手綁腳。畢竟,如果電影的文法真的如自然法則般優異,那麼,世界上只要有十個導演就夠了。就像文學家創作文學時不拘泥於文法一樣,他製作電影時也不想拘泥於電影的文法。他認為,「感覺是有,但文法是無」。

除了對特寫和配樂的獨特見地以外,他也大膽打破被普遍視為鐵則的「180 度角原則」。小津表示,只要用遠景交代清楚 A 和 B 的位置關係後,那麼從任何角度去拍特寫都無所謂,A 和 B 的視線是否能在觀眾席上交會,並沒有這麼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他之所以不斷違反傳統其實並非刻意為之,而只是想拍出心目中理想的自然情感與氛圍而已。

具體來說,日本和室中坐的位子固定不變,但房間最大也不過就十張塌塌米寬,因此攝影機的移動範圍相當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若遵循 180 度角的文法,有人的背景是壁龕,當鏡頭轉到另一個人物時,其背景就變成了拉門或走廊,而這會破壞他想呈現的場面氣氛。於是,當他試著不按照文法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不能算是文法。

再更進一步說,他覺得電影根本就沒有文法。大家所謂的電影文法,其實並不具有嚴謹意義,也不是正確意義下的文法。所以,他想讓大家知道,不要受制於文法。

留白

另一方面,相較於明顯有違現實或情緒滿溢的電影,小津更想減少戲劇誇張的成分,並不著痕跡的堆砌表現時的餘韻。因為這會化為一種感染力,讓觀眾在看完電影後感到餘味無窮。

他的目標是:電影不是滿滿十分的戲劇性,而是只展現七、八分,並讓那些沒有表現出來的部分打動人心。他表示,小說著重的是行與行之間的語感,日本畫強調的是留白,這些都不是激情的展現,而是細細品味。

他認為,以情感來表達戲劇很容易,只要哭哭笑笑,就能將悲傷和快樂的心情傳遞給觀眾。但這些都只是說明而已,若要訴諸觀眾的情感,就必須展現那個人的性格與風格,並去除所有的戲劇化,以不哭來表現悲傷。

他不描寫戲劇張力的起伏,而只想讓觀眾感受人生。他在面對攝影機時所想到的本質,是透過鏡頭尋回人類本來豐富的愛。

結語

小津常以家庭為題材創作,曾有人跟他說:「偶爾也可以拍些不同的東西嘛!」但他表示,他是「賣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去弄咖哩飯或炸豬排,怎麼會好吃呢?而這正是本書的書名由來。

他終其一生探討庶民生活,並從中建構出獨樹一格的電影語言,以「一輩子,一件事」的態度奠定其不朽地位。即使是半個多世紀後的今日,我們依然為那精準掌握人類生命本質的細膩作品深深感動。

他曾說過,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我想,不論世代如何改變、科技如何革新,小津作品的餘味都將超脫時間與地域限制,如「秋刀魚之味」般恆久流傳下去。

後記

我知道這樣講可能會讓人感覺有些浮誇或矯情,但當初看完《東京物語》時,確實有大約一、兩個禮拜的時間,腦中仍不斷回味劇情,其餘韻真的有如涓涓細流般,一點一滴滲進內心。

小津的電影我一共看了 15 部,雖然不是每部都有這樣的威力,我也不是每部都喜歡,但自從接觸他的作品後,對我來說,電影就只有兩種了——「小津的電影」和「不是小津的電影」。

他從名為「人生」的電影膠卷中剪下一段,不加修飾也不加批判的放至大銀幕,以最中立客觀的方式呈現。透過他的作品,我感受到了「生命」。其實,傳奇影評人 Roger Ebert 也曾表示,小津是一個對人類本質有深刻理解的人,但他並沒有對此採取戲劇化的表達方式。

此外,知名導演 Wim Wenders 亦曾說道,如果我們的世紀還有某種神聖的東西存在,如果有神聖寶物般的事物存在於電影中,對他來說,那就會是小津的作品,電影從來沒有如此接近它的本質與目的過⋯⋯

由此可知蘊藏於小津電影中的迷人魅力。

最後,提醒那些還沒看過小津電影的朋友,由於他的作品風格與一般常見的電影有不少差異,所以我會推薦可以由調性比較輕鬆的《秋日和》或《彼岸花》入門(而且這兩部都是多數人熟悉的彩色電影)。順帶一提,個人最喜歡的是《麥秋》、《東京物語》和《秋日和》。

當然,觀影偏好這件事終究是主觀的,所以為了避免大家被我這個不太客觀的小津粉洗腦,在此還是分享幾位我最喜歡的導演,以及對不上頻率的導演,以幫助各位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以下依照出生年份來排序:

最喜歡的導演:Charlie Chaplin、Ernst Lubitsch、小津安二郎、Billy Wilder、黑澤明。

不錯喜歡的導演:Alfred Hitchcock、Orson Welles、Satyajit Ray、Quentin Tarantino、今敏、Christopher Nolan。

努力試吃了好幾部但真的還是吃不下的導演:Howard Hawks、Ingmar Bergman。

沒有特別喜歡或討厭的導演:John Ford、Frank Capra、Jacques Tati、Stanley Kubrick、宮崎駿、Steven Spielberg 等,其他大大小小的導演。

以上就是我充滿私心的後記,希望能藉此讓更多人愛上小津。

Love

購買連結

如欲購買本書,請點此

若想了解更多具啟發性的書籍,歡迎點此查看;也歡迎追蹤我的 IG,以掌握最新消息,謝謝收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